紅船星河耀草原 石榴花開別樣紅
仲夏的若爾蓋草原碧空如洗,一群藏族兒童盤坐在舞臺前。當“小星星”從紅船模型躍然而出,帶領主人公欣欣和卓瑪穿越時空遇見長征小英雄時,臺下響起了稚嫩而整齊的驚嘆聲。7月9日,大型原創(chuàng)兒童劇《紅船星河·勝利北上》在這片紅軍曾跋涉的草原上拉開巡演序幕,完成了一場跨越九十年的精神接力。
該劇講述小學生欣欣與“結對”小伙伴卓瑪,共同“喚醒”象征希望與指引的“小星星”,攜手開啟一段追尋革命足跡的奇幻旅程。她們乘著紅船,先后與“雪山上的小紅軍”、智送雞毛信的海娃、渣滓洞中的小蘿卜頭等革命小英雄相遇,通過沉浸式戲劇體驗,將長征史實轉化為孩子們可感可知的生動場景。
劇中人物設計巧妙融合了歷史真實與藝術創(chuàng)作。小紅軍“鄭金煜”的名字,源自現(xiàn)代作家王愿堅經(jīng)典作品《七根火柴》中那位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的紅軍戰(zhàn)士原型——鄭金煜烈士。這一角色的設定,讓觀眾直觀感受到長征的艱苦卓絕與革命者的崇高信念。
劇中紅船不僅是道具,更是象征:1921年南湖紅船孕育黨的誕生,而長征途中若爾蓋草原見證紅軍戰(zhàn)勝草地的堅韌。此次演出選址若爾蓋,正是對兩種偉大精神的融合致敬——紅船點燃革命火種,長征則將其淬煉成鋼。
“這不僅是一次巡演,更是兩地孩子共同的藝術體驗和心靈對話。”該劇總導演、菱娃少兒藝術團團長劉勇介紹道,“南湖小演員們與藏族伙伴同臺演繹,通過戲劇藝術和沉浸式互動,深刻感悟紅船精神和長征精神的磅礴力量,在藝術熏陶中傳承紅色基因。”
作為獻禮紅船精神提出20周年的重要作品,本次演出是嘉興市南湖區(qū)與若爾蓋縣東西部協(xié)作結出的豐碩文化成果,更是兩地青少年深化交流、交往、交融的生動實踐。
“紅船星河,載著夢想在時空中穿梭。”當嘉興紅船與若爾蓋草原在兒童劇中相遇,歷史不再是教科書上的鉛字,而成為可對話的鮮活生命。演出落幕時,藏族少年扎西捧著哈達跑向飾演小紅軍的演員:“長大后我也要當守護草原的星星!”草原晚風里,這句稚嫩誓言,恰是精神星河最明亮的回響。
幕布降下, 南湖星火已綴入若爾蓋的夜空,當年紅軍踏過的沼澤,如今有新的足跡向著星河奔跑。
【廣告】 (免責聲明:本文為本網(wǎng)站出于傳播商業(yè)信息之目的進行轉載發(fā)布,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的觀點及立場。本文所涉文、圖、音視頻等資料的一切權利和法律責任歸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擔。本網(wǎng)站對此資訊文字、圖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實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亦不構成任何購買、投資等建議,據(jù)此操作者風險自擔。) 本文為轉載內容,授權事宜請聯(lián)系原著作權人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本網(wǎng)進行刪除。
責任編輯:彭羽佳